我們規劃從暖暖渡船頭--基隆河內河航運的終點,一路上游(遊)至山上古道,開始我們的尋古旅程。
本段為淡蘭古道中路暖東舊道的支線之一: 消腱嶺古道,因為陡坡不斷,令人疲累厭倦,連腱都消下去,故台語稱作 「消腱」。
本次走讀路徑: 暖暖暖東峽谷入口--消腱嶺古道--百年菁礐池--大菁農場
*背景知識*
基隆暖暖是台灣藍染「染料」的發源地。多山、霧重的暖暖,早於西元1830年便開始栽培藍染的原料─大菁(又稱馬藍),暖暖全年降雨天數高達二百天以上,是培育優質大菁最佳的地區,也是染料集散中心,時人更以「九萬十八千」形容暖暖富裕之況。消腱嶺,往昔暖暖前往暖東峽谷到草濫(姜子寮)、暖東峽谷古道延伸到嶺腳寮(平溪),即為其中一段山徑。陰濕的山區陡峭難行,卻讓百年殘存菁礐池得以完整保留。